


视频很漂亮! 设计方案各个部分都在围绕NXP转,用心良苦啊,但有些勉强,硬件冗余。这个方案成为产品的机会不大,可以改变方向做开发HID专用IC或SoC的验证平台
2009年11月30日

[匿名]
不错
2009年11月26日

[匿名]
很不错!棒!
2009年11月21日


to vbwen:
具体选择那款芯片的因素有很多,价格只是一方面。要说处理能力,现在的很多单片机、DSP不管8位还是16位,都已经很强了,一般的任务基本能胜任。至于选择那一款,客观的因素很多,为什么要一定是51呢?16位的MCU也可以啊。设计者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考虑吧。这个毕竟只是个方案,直到最终产品,有很多的设计想法是要变的。
2009年11月19日

赞同suun的讲法,现在有些51例如C8051F好强劲的,不行就用AVR,你不就用MCU做个闭环控制吗?算法也没有复杂到哪里,你举例说明一下有什么算法20MIPS的处理性能都达不到要求,一齐来探讨一下。不过楞说ARM比51便宜,那我也没话说。
2009年11月19日

[匿名]
有创意
2009年11月19日

根据作者的叙述,要真的从事这项研究,因此给你们提二个建议:
1、做一个报告或推销自己的研究,一定要做好与现有技术对比和充分阐述自己设计的先进性。特别是在2006年就开始在杂志上出现分别采用ARM、DSP、PIC、8051、MC6805和一些专用处理器对HID灯镇流器进行控制的论文,多种含有MCU的HID灯镇流器产品在市场上销售但影响不大的情况下。你们一定要多了解这些现状,做好对比,才能有的放矢。
2、作为产品研究和设计,性能、可靠性和价格是有矛盾的,对于大多数电子产品,简洁至上是一个原则。在一些公司已经或即将推出带有一定控制功能的专用驱动芯片的今天,是否有必要进行这项研究,特别是中小功率的HID灯镇流器的外加MCU控制,建议你们慎重考虑,避免无用功。
2009年11月18日


我们学校照明电子实验室(HIT的)在HID镇流器方面做了几年研究了,做了很多相关的产品。没有用到这么高档的MCU,最多只是用到了8位的Motorlolar和PIC,和AVR单片机。也有PFC,效率也在95%以上,最大的功率能到600W了,不用加散热片的。
2009年11月17日



to Suun:
感谢你的中肯评价!我们在选择mcu的时候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1、运算速度。HID灯的特性是比较复杂的,为了提供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有足够高的运算频率。51显然不行。
2、精度。AD和PWM的精度对于整个控制效果格外重要。LPC2103满足我们的要求。
3、电路板的体积。LPC2103把AD和PWM都集成在芯片内部,大大减小了体积和设计的复杂性。
4、成本。LPC2103是想对低廉的ARM7芯片,目前用32位的ARM芯片代替低级MCU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使用了2路AD和1路PWNM。并且,我们的软件并不是想象中的简单。除了核心的算法外,我们还考虑到可靠性和安全性,这两部分的代码量也是很多的。
2009年11月17日





